
污水站开展《污水处理实地剖析》实训课程
7月5日,环境与测绘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走进南湖校区污水处理站,开展《污水处理实地剖析》课程。本次课程由深度参与该站设计与改造的李多松教授全程授课,能源管理中心运维团队配合提供技术支撑,双方携手打造了一堂高规格的工程实践课堂。

室内课程教学环节
在污水站中控室,李多松教授借助南湖校区示意图,先给学生们讲解校园污水管网走向及原水来源,帮助学生建立起中水系统认知。随后,课程聚焦核心AAO污水处理工艺。李教授利用调节池、曝气池和中水池水样,结合中控数据与流程图,生动讲解各阶段水质特征与生化过程。他特别结合自身经验,剖析工程设计施工与理论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工程思维”意识。

现场参观教学环节
进入生产区,李教授带领学生沿工艺环节进行逐一剖析和讲解。从调节池均质污水、厌氧池释磷、缺氧池硝化反硝化脱氮,到好氧曝气池微生物代谢与曝气控制;从沉淀池固液分离、到砂滤池深度过滤、反冲洗工艺维护,直至压泥车间的污泥脱水与加药环节。现场生动的讲解与“活教材”极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
本次实训课堂紧扣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将一手的设计理念、工程难点与实际运行经验无缝传递,提供了课堂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通过将抽象生化原理置于真实的工艺环境和即时水样观察中,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理解深度与应用能力。在剖析设计运行差异及应对实际生产挑战的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转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模式。能源管理中心运维团队与学院的紧密协同,则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场地与设备保障,成为校内资源高效整合服务育人的典范。
能源管理中心将持续深化与院系合作,优化污水站实践教学功能,为更多相关专业提供优质平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培养具备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环保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图/文:丁端;审核:陈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