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处理监测设计》课程教学现场
为深化环境科学专业理论与实践融合,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4月15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环境科学系2023级本科生在肖昕、张凯凯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湖污水处理站,依托污水处理站真实场景,与能源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开展《水处理监测设计》课程现场教学,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现场,同学们结合A²O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特点,分组制定各环节指标监测方案,能源管理中心技术人员现场协助,优化参数采样频率与布点逻辑并指导学生在调节池、厌氧池、出水口等8个工艺节点,学习国标水质采样技术规范。肖昕老师以浮泥现象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水处理监测课程内容,建立污泥膨胀预警模型。针对污水站运维团队提供的“雨季进水负荷突变”真实案例,学生运用课程中的“监测数据关联分析法”,分组研讨工艺调控策略。
此次课程是从讲台到真实场景的深度联动,授课教师表示,学校的污水处理站是天然的实践课堂,在这里,一个取样瓶、一组检测数据,都能成为串联理论与实践的纽带,让学生直观感受环保工作的科学性与责任感。
能源管理中心将把污水站作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实验室”,持续发挥“教学实训基地”功能,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平台,以现实生产场景与院系科研团队共建教学案例库,共同助力学校双创教育进一步发展。
(图/文:丁端/审核:陈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