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随着位于小红楼居民区的最后一段电力架空线路被废除,默默服务文昌校区四十多年的电力架空线正式宣告退出校园电力服务舞台,同时也意味着历时多年的文昌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昌校区自1979年建成使用至今,其中不仅有教学区、宿舍区、办公楼,还包含有居民住宅区及超市、银行、医院等配套设施。随着校园教育设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日趋老旧的文昌校区电力架空线设施由于占地空间大、空间视觉污染、老化线路垂坠等问题突出,为满足广大师生对校园美好环境和安全用电的需求,架空线入地已经成为校园发展势在必行的任务。
本次工程涉及文昌校区多条道路沿线,道路总长度长,所涉及区段不仅交通流量大,且地下管线复杂,沿线绿化、停车场多,进户线密集,这使得工程环境排摸、施工方案编制、证照手续办理等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对工程施工组织和安全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总务部的领导推动下,能源管理中心多次与基建处、居委会、绿化队、供水供暖公司、燃气公司、网络中心、移动通信公司等相关涉及单位进行施工配合和协调工作。施工进场前,中心向施工路段附近居民进行架空线入地的宣传,并向居民百姓耐心介绍和解答架空线的危害和改造的缘由,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针对地下管线复杂,进户线密集的问题,能源管理中心提前规划、积极部署,多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管线单位、参建单位前往现场踏勘,结合每一个配电箱的布局、每一条进户线的走向,逐一确认开挖位置和改造方案,尽量减少对周边管线设施、居民生活的影响,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改造最终效果美观、和谐。
通过电力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工程,能源管理中心彻底消除了“飞线”问题,有效降低了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幅改善了校园环境面貌,提升了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了居民用电安全。
(图/文:孙志鹏/审核:陈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