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总务部水电技术改造四例
“水、电”保障是学校的先行性、基础性、根本性保障。总务部水电与节能管理办公室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开展技术转型升级的实践,通过“小突破、小创新、小投入”,达到了“精服务、精转型、精保障”。
一是增加楼顶供水压力监测,提升维修反应速度。鉴于学校以前地势较高的学生宿舍楼顶层多有供水压力不足而费时协调物业部门与水电部门导致不能在第一时间确定压力不足之处的情势,水电与节能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探索,于2017年8月在多处存在楼顶供水压力不足的南湖校区学生公寓竹2楼、杏3楼的楼顶供水管道加装压力传感器,并将其信号在节能监管平台HMI界面实时显示,这样,不但可以根据压力值调整泵房出力,保证顶楼学生正常用水,而且发生供水中断时可以和平台既有的户外水压监测点配合判断故障范围。实践证明,通过此项技术改进,有效地提高了供水管理水平及维修效率。
二是自建无线AP点,实现检修保电无障碍通讯。南湖校区教学区、办公楼、梅苑餐厅等变电室位于地下,位于此方位的工作人员的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都因通讯信号与指挥室失联;遇有国家级等级考试时,手机与对讲机信号将被屏蔽,从而导致位于博一和博五的变电室工作人员也因无通讯信号与指挥室失联。为此,水电与节能办公室引进新技术,彻底解决了因无通讯信号而失联的困境。水电与节能管理办公室在现场安装无线AP,使手机可以wifi的方式接入现有的覆盖每个变电室的节能专网,然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局域网对讲APP进行即时通讯。相比传统的架设程控电话或有线对讲系统的技术,该技术设置灵活,花费极低,做到既节约又便捷。
三是加装电力逆变器,提供节能监管平台不间断电源。节能监管平台通过对各变电室高低压开关的远程控制,实现学校停电后各楼宇的快速复电,其具体过程是停电→各变电室低压开关自动脱扣→11万站切换至备用进线→各楼宇变电室低压进线得电→节能监管平台对各楼宇变电室进行远程合闸操作→送电。而停电后的变电室现场监控节点由小容量UPS供电,可以说UPS的状态对停电后的快速复电能力至关重要。但节能监管平台投用至今已逾三年, UPS存在“电池容量小(3*24AH),供电时间短;商用电池不适合变电室环境,老化快”的不良状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水电与节能管理办公室加强技术升级,对节能监管平台的现场设备箱更改接线,使UPS只负载远程控制的关键设备,负载功率从160w降至不足40w。同时对变电室现有的直流屏加装电力逆变器,利用直流屏的大容量电池组(18*24AH)对平台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此项技术的升级,“小资金大用处”,用少于5万元的改造费用实现了“省去UPS的更新费用近30万元,年节约资金约10万元;停电时现场设备可维持时间更长久,远程操作更从容;直流屏采用电力蓄电池组,环境要求低,老化速度慢;节能监管平台与微机保护装置共用一套电池组,维护和更换电池相比各自一套更加方便”的多重功效。
四、整合多种计量设施,提高工作效益。由于网络覆盖范围的有限性,新的计量点增加给用水的计量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水电与节能办公室曾多次个人自费采购新设备(多用户电表、载波表、无线通讯器等)进行多项技术实验。经过努力,最终实现了文昌校区小红楼区域的载波表数据采集,南湖校区环测学院实验场地、环湖提升泵站电表的无线数据采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用户计量表的采集。同时将多种计量方式独立汇集在同一系统集成。为此,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仅将为后续的南湖校区学院计量改造节约100万左右的资金,同时也为“汗水总务”向“智慧总务”转型贡献了力量。
竹苑2号楼7层加装压力变送器
利用节能环网实现手机的局域网对讲功能
逆变改模拟图
南湖校区北门与环测学院实验地无线抄表示意图
(图:古喻旭;文:肖开田、杨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