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总务部党政办公室主任杨爱东受邀在2020年全国教育后勤系统通讯员培训班上授课

来源:赵丹 时间:2020-12-05 作者: 点击:


杨爱东主任受邀在2020年全国教育后勤系统通讯员培训班上授课

为全面提升全国教育后勤系统宣传队伍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讲好后勤故事、传递后勤声音、描绘后勤蓝图,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主办,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专家委员会、《教育后勤参考》编辑部承办,苏大教服集团承办的“2020年全国教育后勤系统通讯员培训班”于12月1-4日在苏州大学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班得到了全国教育后勤系统的高度重视和后勤同仁的广泛参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黎玖高,苏州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周高、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教育后勤参考》主编、苏大教服集团总裁韦曙和等领导出席开班典礼并作开班动员,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市的近200名高校后勤宣传骨干参加。培训班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中国矿业大学总务部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杨爱东副研究员应邀授课。

培训班上,杨爱东主任以《新闻写作是世界上除了重型搬运外最艰苦的工作——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写作工作》为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工作,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

杨爱东主任授课现场

杨爱东主任首先赞扬了全国后勤系统同仁在取得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中所付出的大量“心血”、贡献的科学方案和作出的极大“牺牲”;辅以“新形势”“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等4个关键词进行授课主题的“破题”;从写作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实用价值”“消遣娱乐”和新闻写作“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抓手”“是一项重要的事业”等方面分别分析了写作和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从新闻的定义、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和新闻写作的“新闻价值”“传播受众”“新闻语言”的基本规律对新闻基础理论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具体新闻作品分析了“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媒体”“信息”等几种常见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和有关技巧;从“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三个角度畅谈了新闻写作助力后勤管理工作的体会与感受。

杨爱东主任讲课时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活泼的风格、图文并茂的展示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可和肯定。正如广州技术师范大学王浩学员所说的那样“杨主任的讲课,既有理论又有案例,突出了新闻宣传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增加了新闻写作的信心和勇气,讲透了新闻写作的全过程,体现了较深的新闻写作功底,值得大家认真消化、吸收、应用!”

杨爱东同志自2016年底调入总务部担任党政办公室主任一职以来,潜心专研学校后勤工作,做到后勤业务工作和后勤理论研究的有机融合,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促进作用,先后在《教育后勤参考》,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中国院校后勤网、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中国矿业大学新闻网等网站发表近200篇新闻,11篇信息被《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周报》(目前共发刊27期)刊登,撰写的《更新发展观念 增强改革意识 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国矿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和《着力构建“12345”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后勤文化育人功能--中国矿业大学后勤思想文化建设案例》分别被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向开放的高校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案例集》和《迈向一流的高校后勤文化--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巡礼》收录,成功申报了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的重点课题和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专项课题各1项。

杨爱东主任凭着对后勤事业的热爱、执著、追求,撰写了一篇篇反映高校后勤工作风貌的文章,在高校后勤教育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了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注和认可,并于202012月受聘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教育后勤参考》特约通讯员,更好地发挥其对高校后勤事业的理性思考。


杨爱东主任被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教育后勤参考》编辑部聘为特约通讯员

(图/文:单同驰)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电话:83592333

苏ICP备05007141号

供电维修(24小时): 南湖校区  83592313

文昌校区  83885239

供水维修(24小时): 南湖校区  83592312

文昌校区(首创水务)  83707666

文昌校区家属区水电维修(24小时): 83885000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